潔凈室高效空氣過濾器現場掃描檢漏方法粒子計數器法如下:
1. 被檢漏過濾器必須已測過風量,在設計風速的80%~120%之間運行。
2. 當用檢漏氣溶膠檢漏時,檢漏方法與光度計法相同。
3. 高效過濾器上游濃度及采樣流率應符合表1的規定。如上游濃度達不到規定要求時應采用適當措施。增加上游濃度。當用大氣塵檢漏時,可采用短路新風機組或對每一臺高效過濾器進風面用氣泵引入室外空氣等方法。
表1 大氣塵掃描檢漏時的參數
高效過濾器 | 采樣流率(L/min) | 過濾器上游濃度(粒/L) |
普通高效過濾器(國標A、B、C類) | 2.83或28.3 | 0.5μm:≥4000 |
超高效過濾器(國標D、E、F類) | 28.3 | ≥0.3μm:≥6000 |
4. 檢漏時將采樣口放在離被檢過濾器表面2cm~3cm處,宜以1.5cm/s(2.83L/min)或2cm/s(28.3L/min)的速度移動,對被檢過濾器進行掃描。當上游濃度較大時可提高掃描速度。
5. 采樣口宜為矩形。當上游濃度較大時,可以用更快的掃描速度V,按下式計算:
式中:N0——必要的上游濃度(粒/L);
Q0——最小漏泄流量,對普通高效過濾器取0.02L/min,對超高效過濾器取0.0052L/min;
B——采樣器平行于掃描方向的邊長(cm)。
采樣流率為2.83L/min時,采樣口面積宜為1.5cm×2cm;采樣流率為28.3L/min時,采樣口面積宜為2.5cm×4cm;當采用其他尺寸的探頭時,應按式5確定探頭掃描速度。長邊平行于掃描方向,并與采樣管形成不大于60°的錐形連接。
6. 采樣過程中應使采樣管中微粒的擴散沉積損失和沉降、撞擊沉積損失不超過5%。28.3L/min的粒子計數器水平采樣管的長度不應超過3m,2.83L/min的粒子計數器水平采樣管的長度不應超過0.5m。
7. 掃描檢漏時應拆去高效過濾器外的孔板或裝飾層,掃描面積應稍有搭接。
8. 按泊松分布和非零檢測原則,當單位檢測容量中檢到小于等于3粒時,95%讀數即可為非零讀數,即可判斷為漏。與單位檢測容量的濃度有關的特征數可按表8執行。
表2 漏泄特征判斷微粒數
單位檢測容量實際平均漏泄微粒數 | ≥3~4.5 | ≥4.5~5.8 | ≥5.8~6.8 | ≥6.8~7.8 |
漏泄特征判斷微粒數 | >0 | >1 | >2 | >3 |
掃描檢漏時,若粒子計數器顯示出非零的特征讀數,則表示可能有漏泄,應把采樣口停在漏泄處1min,確定讀數是大于等于3粒,未達到3粒則判為不漏。
9. 在掃一條縫隙時如連續出現超過限值的讀數,應進行清潔后重測。
10. 對于單個安裝高效過濾器,四周形成空腔時,應采用適宜的隔離措施。擋板高度或直管長度不宜短于40cm(圖10)?;虬聪率接嬎悖?/p>
擋板高度或直管長度A=(B+C)×cot10°,擋板長度可相當于過濾器一個邊長。檢測時可移動。
圖1 檢漏用擋板或圍擋管
1-過濾器;2-圍擋直管;3一直角擋板(相當于過濾器一個邊長)
注:通常情況B=3cm~3.5cm,c=1.5cm~2cm。
對于滿布安裝高效過濾器,應對外側過濾器加擋板后檢漏,擋板高度不短于40cm,長度應不小于過濾器側邊長度的1.2倍。